台茶編號:茶樹特性介紹

本篇為介紹台茶編號茶樹,歷史由來、品種特性、適製品種等。

台茶編號發表年俗名父本母本適製茶品
台茶1號1969 Kyang青心大冇紅茶、眉茶、烏龍茶
台茶2號1969 Jaipuri大葉烏龍紅茶、眉茶、烏龍茶
台茶3號1969 Manipuri紅心大冇紅茶
台茶4號1969 Manipuri紅心大冇紅茶
台茶5號1973 福州系天然雜交福州系天然雜交煎茶型綠茶、烏龍茶
台茶6號1973 青心烏龍系天然雜交青心烏龍系天然雜交綠茶
台茶7號1973 Shan 單株選拔Shan 單株選拔紅茶
台茶8號1973 Jaipuri 單株選拔Jaipuri 單株選拔紅茶
台茶9號1975 Kyang紅心大冇綠茶、紅茶
台茶10號1975 Jaipuri黃柑紅茶
台茶11號1975 Jaipuri大葉烏龍紅茶
台茶12號1981金萱硬枝紅心臺農8號烏龍茶、包種茶
台茶13號1981翠玉硬枝紅心臺農80號烏龍茶、包種茶
台茶14號1983白文白毛猴臺農983號包種茶、烏龍茶
台茶15號1983白燕白毛猴臺農983號白茶、烏龍茶
台茶16號1983白鶴臺農1958號臺農335號早春龍井、包種花胚
台茶17號1983白鷺臺農1958號臺農335號烏龍茶、壽眉
台茶18號1999紅玉臺灣山茶緬甸 Burma紅茶
台茶19號2004碧玉青心烏龍臺茶12號烏龍茶、包種茶
台茶20號2004迎香青心烏龍2022 品系烏龍茶、包種茶
台茶21號2008紅韻FKK-1 天然雜交FKK-1 天然雜交紅茶
台茶22號2014沁玉臺茶12號青心烏龍烏龍茶、包種茶
台茶23號2017祁韻祁門系之天然雜交祁門系之天然雜交紅茶
台茶24號2019山蘊臺灣原生山茶永康變種臺灣原生山茶永康變種綠茶、紅茶
台茶25號2021紫韻緬甸Burma 天然雜交緬甸Burma 天然雜交綠茶、紅茶

台茶編號茶樹介紹:2025年8月22號更新

台灣茶葉改良場育種,父本是印度大葉種Kyang,母本是青心大冇,人工雜交育種而來。在1969年命名為台茶1號。

由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1952年開始試驗,1969年申請命名。它是由父本Jaipuri茶樹及母本大葉烏龍茶樹人工雜交而成的品種。

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1952年開始試驗,從46個品系中挑選,1968年完成選拔,1969年申請命名。它由父本Manipuri及母本紅心大冇經人工雜交而來。

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1952年開始試驗,1969年申請命名。它和台茶3號一樣,由父本Manipuri及母本紅心大冇經人工雜交而來,但屬於中晚生種。

由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1974年命名。由源自福州母系之天然雜交後裔篩選,屬於早生種,適合製作綠茶品種。

由台灣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於1974年正式命名。它源自青心烏龍母系的天然雜交後裔篩選而成,屬於早生種,特別適合製作綠茶。

台灣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1941年自Shan之天然雜交後裔篩選,於1974年正式命名。適製紅茶。

以印度阿薩姆Jaipuri品系單株培育,在1973年發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紅茶品種之一。

由台灣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父本Kyang茶樹母本紅心大冇經人工雜交而來,在1975年命名為臺茶9號,製作紅茶或綠茶都有不錯品質。

台灣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父本Jaipuri母本黃柑,經人工雜交而來,在1975年命名為臺茶10號,適合夏季製作紅茶的品種。

父本Jaipuri,母本大葉烏龍,經人工雜交而來,在1975年命名為臺茶11號,是極早生,適製紅茶的品種。

台茶2號是由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1952年開始試驗,從46個品系中挑選,1968年完成選拔,1969年申請命名。它是由父本Jaipuri茶樹及母本大葉烏龍茶樹人工雜交而成的品種。

台茶13號又名翠玉茶,是台灣茶葉改良場培育的新品種,在1981年正式命名「台茶13號」,品系代號為2029號,因此又被叫「二九仔」。

又叫紅玉,是由台灣茶葉改良場魚池分所培育出的新品種,由台灣野生山茶及緬甸大葉種育種而成,滋味濃醇鮮爽帶有有淡淡肉桂及薄荷香,常用於製作紅茶。

由台灣茶葉改良場研發出的新品種茶樹,於2004年命名。為小葉種中生種茶樹,幼芽外觀鮮綠略帶紫色,後轉成鮮綠色,成葉狹長。抗病蟲力弱、抗旱性中上,產量中上。

台灣培育出的第一個紫芽茶樹品種,最大的特色在於其深紫色的茶葉,以及製成的綠茶加檸檬汁後會變成粉紅色的特點。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