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毛尖茶

鹿苑毛尖產於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屬於黃茶類。鹿苑毛尖特色為外形條索環狀(環子腳)、白毫顯露、色澤金黃略帶魚子泡、香郁高長、滋味醇厚回甘。在清代乾隆年間,鹿苑毛尖被選為貢茶,至今仍是中國黃茶的代表茶類。

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產茶之記載。鹿苑茶最初為鹿苑增寺植,產量少,當地村民見茶香味濃,便爭於相引種,遂擴大到山前屋後種植,從而得以發展。現已在鹿苑一帶創造出一種黃茶類的鹿苑毛尖。至今,鹿苑毛尖已是鹿苑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茶品。

鹿苑茶品質獨具風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譽為湖北茶中之佳品。相傳乾隆皇帝飲後,頓覺清香撲鼻,精神倍振,飲食大增。

鹿苑毛尖茶

製作方法

鹿苑毛尖以清明前後15天最佳,採摘標準為一心一葉或一心二葉,要求鮮葉、勻齊、不用老葉。採回先進行「短茶」,即將大的芽葉折短,取一心一葉。折下的茶葉另外炒製次級品。習慣是上午採摘,下午短茶,晚間炒製。製作工程包括殺青、二青、悶堆、揀剔、炒乾五道工序。

殺青:鍋溫要求160度,時間6分鐘。炒至五、六成乾起鍋,趁熱悶堆15分鐘後散開攤放。二青:炒二青鍋溫100度,適當抖炒散氣,並開始整形搓條,時間約15分鐘。炒乾悶堆:悶堆是鹿苑毛尖品質特點形成的重要工法,將茶坯堆積在竹盤內,拍緊壓實,上蓋濕布,悶堆6小時,促進黃變。揀剔:主要剔除扁片、團塊茶和花雜葉,以提高淨度和勻度。炒乾:以80度乾燥,即可完成包裝。

鹿苑毛尖茶沖泡法

沖泡鹿苑毛尖,第一泡可以倒掉,也可不倒。以第二、第三泡香氣最好。另外,如用正宗紫砂茶具沖泡鹿苑毛尖,品時味道會更佳。茶溫約80度,茶與水量為1比50。首泡3分鐘,後每泡增1分鐘。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