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茶葉回甘,哪些茶最回甘?

有句成語叫「苦盡甘來」,用來形容茶特別合適。人類在剛發現茶葉時,就會將鮮葉放進嘴中咀嚼,雖然當下苦澀,卻能讓精神振奮,隨後口腔內便不斷生津回甘,這種神奇的體驗讓茶被視為進山打獵者必須認識的神奇植物。到了現代,人們依然將「回甘」作為評價好茶的重要標準之一。但問題來了:可苦味怎麼就變成甜的呢?

為什麼茶葉會有「回甘」?

① 茶多酚的轉變
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教授曾解釋:「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物質,可以與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在口腔內質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膜……剛開始口腔裡有澀味,當這層膜破裂後,口腔局部肌肉開始恢復,收斂性轉化,就會出現回甘生津的感覺。」

簡單來說,茶多酚含量高的茶,入口時可能微苦澀,但隨後會轉化出一種令人驚喜的甘甜與生津。

② 人體的「錯覺」
人體也存在一種「對比效應」。國外研究指出,苦與甜是相對的感官概念。當人吃了苦的食物後喝水,會感覺水變甜。這實際上是一種口腔的錯覺。

茶葉回甘的誤區

雖然「回甘」是好茶的重要特徵之一,但並非有回甘的茶就一定是好茶。例如:

  • 過度苦澀造成的假回甘:一些品質較低的茶葉,因茶湯過苦,對比效應使得後續口感顯得較甜,但這並不代表茶品質高。

  • 甜味突出的茶葉:某些茶類(如部分輕焙火烏龍)本身甜度較高,容易與回甘混淆,因此在品茶時要仔細區分。

真正的回甘,應該是自然、持久、舒適的生津甘甜,而不是短暫或刺激性的甜感。

怎麼判斷回甘?

在品茶時,可以依循以下步驟:

  1. 小口啜飲:讓茶湯佈滿整個口腔與舌面,輕輕感受茶的苦澀與收斂感。

  2. 感受生津:若舌底很快分泌唾液,並有持續性甜感,這是回甘的關鍵特徵。

  3. 觀察甜感持久度:好的回甘應該甜感自然、持續長久,並在喉嚨處有舒適的「喉韻」。

哪些茶最容易有回甘?

一般而言,高品質、茶多酚含量適中的茶葉,最容易帶來回甘,例如:

  • 高山烏龍茶(如梨山、阿里山):氣候冷涼、日照充足,茶質清甜、喉韻明顯。

  • 正欉鐵觀音:茶湯醇厚,入口後回甘生津明顯且持久。

  • 武夷岩茶:具有獨特「岩韻」,苦盡甘來的層次感強烈。

  • 鳳凰單欉:香氣高揚,回甘伴隨濃郁花果香,極富層次感。

  • 部分普洱生茶:經適度轉化後,苦後回甘的特徵尤為突出。

總結來說,真正的好茶回甘應該是自然、舒適、持久的,而非單純依賴苦澀後的對比錯覺。透過細心品味與比較,不但能提升品茶樂趣,也能幫助我們挑選到品質更佳的茶葉。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