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品種:青心大冇茶樹品種 / 作者: 廖長興茶業 / 2025 年 6 月 6 日 談到青心大冇,許多人第一個疑問就是「冇」字怎麼唸。「冇」的注音和「某」相同,讀作「ㄇㄡˇ」,在閩南語則唸作「phànn」(發音類似「帕」)。坊間常簡稱「大冇」。了解名字的讀音後,我們再來認識這個品種的特色。 青心大冇茶樹品種 青心大冇一般被認為是源自福建武夷山的小葉種茶樹,於日本時代引進台灣,經人工選育後發展為今日的品種。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青心大冇曾是台灣排名前三的主要茶樹品種,雖然後來被金萱、四季春等新品種超越,但至今仍穩居台灣前五名,並且是竹苗地區製作「東方美人茶」的主力品種。 青心大冇特色(轉錄自茶改場) 地方品種。又名青心、大冇。主要分布地區為北埔、竹東、竹南、文山、峨嵋。樹勢稍高、樹形中等稍橫張性,枝條多屈曲,枝葉著生較疏.葉幅比青心烏龍稍大,呈長橢形或圓狀披針形,以中部最寬,基部較鈍,先端銳,極頂端凹入,基部全緣,上部有小鋸齒,較鈍,葉脈明顯凸出,主側脈間成 55º65º之角度,側脈少屈曲,延主脈向內彎成半圓形,葉肉厚,質硬,暗綠色,幼茶綠帶紫,幼芽肥大,密生白毛,故製品多顯白毫。花中等,萼 5 片,花瓣 67 片,雄蕊長,柱頭 1/2 處分三裂,反轉度大,內折度大,萌芽期中,抗病能力強,耐旱性弱,樹性強健,樹齡長,收量多,適製性廣,尤以製造椪風茶、烏龍茶品質最優,綠茶次之。 我們的觀察 青心大冇過去曾是台灣前三大茶樹品種,但近年來隨著金萱與四季春等高產量、新口感品種的崛起,種植面積逐年縮減。它在製作包種茶或球型烏龍茶的表現遜於青心烏龍,單位產量也不及金萱、四季春,機械採收應用也不及以上茶種,因此逐漸被市場取代。 不過青心大冇在製作重發酵的「東方美人茶」時表現很好,品種香氣濃郁且風味優雅,是膨風茶的理想原料。目前它仍是新竹、苗栗地區的主力茶樹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