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為茶樹品種,又指製作而成的烏龍茶,主要產地在福建安溪縣,屬於半發酵烏龍茶。鐵觀音茶最早是指用鐵觀音茶樹製成的烏龍茶,後已不限單一茶樹,泛指用鐵觀音茶製法所製成之茗茶。
福建安溪在唐代時已有產茶,至明代日盛。詩人阮旻錫在《安溪茶歌》中有「安溪之山郁嵯峨,甚陰常濕生叢茶。居人清明采嫩葉,為價甚賤保萬家……」之句,可見當時安溪製茶頗為興盛。18世紀後,安溪出產許多知名茶樹品種及製法,其中以鐵觀音最為知名,其製法流傳至中國各地,非常受到歡迎。
鐵觀音茶最早只用鐵觀音茶樹製作,後已不限於單一茶種。黃旦、本山、毛蟹、鐵觀音都可製作。

鐵觀音茶傳說
相傳鐵觀音在1720前後,於安溪堯陽松岩村發現。有位老農信佛,敬奉觀音,每日在觀音前奉一杯清茶。有日夢見石縫中有株茶樹,芳氣誘人。醒後尋找,發現石縫中果然有棵茶樹,便帶回栽種。因是觀音託夢尋得,因此取名鐵觀音。
鐵觀音茶製法
一年四季皆可製作,以穀雨到立夏為春茶,品質最佳。其次為秋分至寒露之秋茶。採收時採一心二葉或三葉,需不折傷葉片、不帶老葉老梗、遇雨不採等。採收後經過涼菁、曬青、炒青、揉捻、初焙、復焙、復包鞣、文火慢烤、撿梗等工序,製法可謂繁複。
頂級鐵觀音茶,應外形捲曲、緊實,青蒂綠腹,紅點明、葉錶帶白霜。泡起來金黃清澈、葉底明亮,飲來回甘帶蜜味、耐泡。有人說「七泡有餘香」,是頂級鐵觀音最大特色。

鐵觀音茶沖泡法
以山泉水為佳、礦泉水、溪水、井水次之。壺以紫砂壺最佳,陶壺次之。水溫95~100度。泡時茶量1比50,即100ml壺放2克茶。首泡2分鐘,後每泡增加40秒。
